新加坡是如何沦为殖民地的?新加坡独立过程

2024-04-23 10:14:20 来源:不太对劲
浏览量:

14世纪,新加坡属于贝里沙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它在19世纪初被英国殖民。以下是边肖分享的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让我们来看看。

英国对新加坡殖民统治的历史

新加坡最初由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谋利。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确立。两项新条约正式签署,新加坡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它正式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由伦敦殖民办公室直接管辖。到20世纪初,新加坡已经从沼泽荒地跃升为世界第七大港口。

18世纪中叶,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为了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停泊和修理船只的港口。因此,他们分别于1786年和1819年在槟榔屿和新加坡建立了贸易站。

1818年末,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勋爵决定授权明古里安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口。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在视察了附近的岛屿后抵达新加坡。第二天,他与宫签订了初步协议,在那里建立一个贸易港口。虽然蒙恬宫是实际的统治者,新加坡仍然是柔佛-辽内-龙亚马来苏丹国的一部分。去年,约翰苏丹阿卜杜勒拉赫曼与荷兰签署了一项条约。他的王国已经处于荷兰的统治之下。显然,莱佛士正面临一个难题。

然而,莱佛士知道柔佛对新苏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阿卜杜勒拉赫曼只是前苏丹的小儿子。莱佛士成功地将他被流放的长子东古侯赛因偷运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莱佛士宣布东侯赛因成为大英帝国承认的柔佛苏丹。签署了一项新的正式条约,授权英国在新加坡合法设立工厂。这一举动遭到了马六甲和爪哇荷兰总督的强烈抗议。

在1819年8月之前,英国政府并不知道莱佛士和荷兰人之间的冲突。当他们知道的时候,新加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英国殖民地。此外,英国曾在拿破仑战争中援助过荷兰。到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创造利润。三年后,新加坡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槟榔屿。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确立,两项新条约正式签署。

第一次是1824年3月的《英荷条约》。根据该条约,荷兰撤回了对英国占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所有反对意见,并将其在马来半岛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交给了英国。作为回报,英国同意将苏门答腊的明古里安割让给荷兰。这两个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划了一条分界线,两国各占其北端和南端。根据这项条约,英国还从荷兰获得了马六甲。该条约还有效地减少了柔佛苏丹国的影响,其领土分为三部分:马来半岛的柔佛(仍在苏丹管辖之下)、新加坡(正式在英国管辖之下)和廖内群岛(现在在荷兰控制之下,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第二个协议是在8月份与新苏丹的东侯赛因和蒙恬贡签署的。这两个人同意把该岛的主权让给英国,因此他们得到了更多的现金回报。

英国殖民统治的桥头堡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舰队数次在南北美洲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岛屿登陆。13世纪,蒙古的西征开辟了欧亚大陆的贸易路线,各种丰富的远东传说传遍了欧洲。蒙古帝国解体后,奥斯曼帝国位于欧亚贸易路线的前方。欧洲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亚洲东海岸。哥伦布至死都相信他已经到达了印度。当然,这种误解并没有影响西班牙人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对美洲新大陆的掠夺,在那里他们获得了惊人的财富。

但是欧洲人仍然迷恋中国和印度。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后,欧洲探险家蜂拥而至。当时,这些国家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以区别于哥伦布发现的“西印度”)。其中,在印度洋拥有最强实力和快速控制海权优势的国家是英国和荷兰。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有限责任制度。与股东无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相比,这种股份制更有利于吸收资本和人力资源。到17世纪初,荷兰人已经在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地方以及大量的殖民地建立了贸易基地。

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实际上比荷兰公司成立得更早,但该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相对较晚,并维持了更长时间。凭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的皇家特许状,她垄断了东印度贸易21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东印度公司进一步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了印度的实际主人。这家特许经营公司长期以来被授予远东贸易垄断权,并控制了武装力量,向世界销售茶叶、陶瓷和丝绸等中国商品,向东方销售英国羊毛纺织品和其他工业产品,并将印度变成英国纺织业的棉纺织原料生产基地。长期垄断导致腐败。英国东印度公司经营的茶叶等贸易商品价格较低,它们试图制造稀缺性以维持垄断价格。为了打破东印度公司的垄断霸权,从英国本土到世界各地的英国殖民地,茶叶走私屡见不鲜,导致走私与控制的严重冲突。引发美国革命的著名波士顿倾茶事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包装产品。

深入了解东印度公司,特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内部演变,将有助于世界对从大航海时代到近代晚期的整个全球历史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形成对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对全球政治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的全景理解。《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正是这样一部简短的现代史专论。作家浅田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经是富士大学的教授,现在是创价大学文学系的名誉教授。他长期致力于研究英国殖民历史和东印度公司的历史。这本书展示了近代历史上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下的东西方贸易的全景,仔细梳理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地缘政治关系和贸易交流,并评论了该公司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从16世纪到17世纪,在印度洋地区以及东亚和东南亚,许多欧洲殖民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霸权竞争。在欧洲国家从美洲新大陆攫取的惊人的殖民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来从亚洲各地购买稀有物品和稀缺商品,如来自中国的胡椒、豆蔻、生姜、丁香、茶叶和丝绸。荷兰东印度公司曾经赢得了第一次将印度尼西亚扩张为殖民地的机会。英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都试图垄断殖民贸易,殖民贸易利用英国的政治动荡赢得了一场大胜利。然而,在17世纪后期,荷兰霸权衰落,三次英荷战争几乎没有平息,胡椒和香料贸易规模下降。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牢牢控制了亚洲棉和丝绸的贸易权。

《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描述了由棉布流入英国引起的消费革命。尽管进口棉织物的增加使英国传统的毛纺织工业大为不快,并推动了棉织物禁令法和使用禁令法的出台,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界和商界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禁令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克伦威尔时代,英国政府改变了公司的资本模式,要求股东定期分红。这一要求使东印度公司能够吸收更多的资本,并更快地扩大其业务。反过来,不断增长的贸易业务也让英国投资者涌向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这反过来又使得英国股市的投机气氛更加浓厚。南海泡沫事件是投资泡沫的经典案例,与荷兰郁金香事件享有同样的声誉。如此荒谬的投资欺诈之所以能被如此多的投资者,包括当时的许多名人所愚弄,是因为东印度公司,一家特许的股份公司,确实在不断创造惊人的投资回报。

18世纪,英国人开始习惯喝茶,这导致东印度公司增加了茶叶进口的数量。为了平衡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该公司开始在印度种植鸦片,并获得了向中国出口鸦片的生产和贸易特许权。

从1757年到1857年,英国花了100年时间对印度各地发动征服战争(战争的直接代理人是东印度公司),并最终将它们纳入直接殖民统治体系。工业革命开始让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工业时代。反过来,英国向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国家出口棉花产品。由机器制造的廉价棉花很快摧毁了印度处于全盛时期的棉纺织手工业。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给中国的同行业带来了灾难。

1857年,当英国通过委托东印度公司殖民印度来统治印度,其权力达到顶峰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印度起义爆发了。《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解释说,这表明“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其最初的特征(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成为一个军事统治者和殖民经营者。”此后,东印度公司被剥夺了殖民权力,开始清算。1877年,英国政府将印度作为正式殖民地纳入其统治体系。东印度公司的“荣耀和事迹”从此成为历史。

热门文章